一、综合
初步测算,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(GDP)1256.41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13.2%。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7.69亿元,增长4.2%;第二产业增加值735.94亿元,增长15.5%,其中工业增加值618.55亿元,增长17.9%;第三产业增加值412.78亿元,增长11.7%。人均生产总值26464元,增长12.6%。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9.5:56.2:34.3调整为8.6:58.6:32.8,第二产业的主导作用继续增强。工业化进程继续加快,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9.2%,比上年提高2.8个百分点。
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161.8亿元,增长38.6%,增幅比2010年加快3.2个百分点。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1.03亿元,增长42.2%。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达12.9%,比上年提高了1.6个百分点,经济运行质量逐步改善。全年税收收入140.39亿元,增长36.6%,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达到86.8%。
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.1%,其中食品类上涨12.1%,是带动CPI上涨的最主要因素。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.3%,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11.7%,原材料、燃料、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0.6%。
表1 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
以上年为100
项 目 |
指数(%) |
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|
105.1 |
食品 |
112.1 |
其中:粮食 |
116.2 |
肉禽及其制品 |
123.0 |
蛋 |
116.1 |
水产品 |
109.0 |
烟酒及用品 |
102.1 |
衣着 |
101.0 |
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 |
101.2 |
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|
105.2 |
交通和通信 |
99.8 |
娱乐教育文化及服务 |
101.5 |
居住 |
102.0 |
全年新增城镇就业5.82万人,城镇就业率98%。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87万人。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%。
二、农业
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.59万公顷,增长1.0%;粮食产量155.56万吨,增长1.4%。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2.92万公顷,增长1.2%;油料产量20.71万吨,增长8.2%。棉花播种面积6.07万公顷,增长2.7%;棉花产量10.45万吨,增长8.7%。
表2 2011年主要农产品产量
单位:万吨
产品名称 |
产 量 |
比上年增长% |
粮 食 |
155.56 |
1.4 |
谷 物 类 |
140.39 |
1.4 |
稻 谷 |
134.55 |
1.2 |
小 麦 |
1.47 |
12.1 |
棉 花 |
10.45 |
8.7 |
油 料 |
20.71 |
8.2 |
#油 菜 籽 |
18.04 |
5.9 |
#花 生 |
1.74 |
4.2 |
茶 叶 |
0.57 |
6.9 |
园林水果 |
12.08 |
7.8 |
蔬 菜 |
81.28 |
7.3 |
2011年,全市造林绿化“一大四小”工程建设成效显著,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2.1万公顷,零星植树1190.7万株;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39.5万公顷,幼林抚育面积5.7万公顷。主要林产品产量均有较大幅度增长,其中板栗5364吨,同比增长171.9%。
全年肉类总产量19.91万吨,比上年增长4.9%。生猪出栏204.59万头,增长2.8%;生猪存栏123.02万头,增长3.8%。牛奶产量1091吨,下降13.3%。全年水产品产量36.94万吨,增长2.4%,其中特种水产品产量12.36万吨,增长4.7%。
全市全年向上争取各类农业项目资金6.6亿元,比上年增长82.0%。其中农机购置补贴4342万元,惠及2.51万户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400.7万千瓦,同比增长10.0%,农业排灌机械动力111.4万千瓦,增长13.0%。新建户用沼气池1.1万座、集中联户供气沼气工程81处,并建成村级服务网点84个。
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企业322家,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,省级龙头企业44家,市级龙头企业134家。实现销售收入403.97亿元,同比增长26.3%;其中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,同比增长29.3%。培育了博莱、嘉盛粮油、仙客来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;规划建设了8个农产品加工园区,现有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2个,中国名牌2个,江西著名商标、名牌60多个,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3个(彭泽鲫、瑞昌山药、修水杭猪),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个(庐山云雾茶),绿色有机食品130多个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710家,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户近百万户(次),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户均增收2000元。
三、工业和建筑业
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618.55亿元,同比增长17.9%。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80.97亿元,同比增长18.3%。十大产业集群完成工业增加值385.65亿元,增长17.7%,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0.2%,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7.7%,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4.8个百分点。
表3 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
单位:亿元
指 标 |
增加值 |
比上年增长% |
规模以上工业 |
480.97 |
18.3 |
其中:轻工业 |
189.00 |
32.8 |
重工业 |
291.97 |
11.0 |
其中: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|
114.53 |
5.6 |
其中:集体企业 |
1.95 |
13.0 |
股份制企业 |
170.12 |
10.5 |
全年生产原煤74.95万吨,增长7.0%;化学纤维23.42万吨,增长89.4%;纱47.76万吨,增长13.6%;服装20287万件,增长51.4%。
表4 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
产品名称 |
单位 |
绝对数 |
比上年增长% |
原煤 |
万吨 |
74.95 |
7.0 |
发电量 |
万千瓦时 |
653801 |
-11.9 |
啤酒 |
千升 |
79939 |
102.8 |
化学纤维 |
万吨 |
23.42 |
89.4 |
布 |
万米 |
36660 |
29.0 |
纱 |
万吨 |
47.76 |
13.6 |
服装 |
万件 |
20287 |
51.4 |
原油加工量 |
万吨 |
431.84 |
-7.8 |
汽油 |
万吨 |
100.69 |
-6.8 |
烧碱 |
万吨 |
8.99 |
1.6 |
塑料制品 |
万吨 |
7.29 |
50.1 |
水泥 |
万吨 |
1118.07 |
46.1 |
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9.6%;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89.09亿元,增长50.8%;实现利税总额200.92亿元,增长33.8%;实现利润109.7亿元,增长72.7%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86.4%,比上年提高27.8个百分点。
年末全市入园投产工业企业1008家,比上年末增加17家;安置从业人数25.96万人,园区完成工业增加值385.07亿元,增长35.0%。主营业务收入1728.66亿元,增长47.8%。实现利润总额123.77亿元,增长55.3%。上交税金46.04亿元,增长59.4%。
全年实现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17.4亿元,增长16.2%。全年资质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252.61亿元,增长23.0%。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04.08万平方米,比上年减少63.65万平方米;房屋竣工面积714.78万平方米,比上年减少44.65万平方米。
四、固定资产投资
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006.54亿元,比上年增长39.4%。其中,城镇固定资产投资985.55亿元,增长39.2%。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投资9.43亿元,增长59.1%;第二产业投资728.87亿元,增长40.2%;第三产业投资268.25亿元,增长36.6%。非国有投资777.08亿元,增长43.7%,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74.9%上升到77.2%。
全市亿元以上重大项目376个,完成投资720.42亿元,增长71.6%。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338个,完成投资233.65亿元,增长36.3%。
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55.66亿元,增长20.8%。商品房竣工面积192.25万平方米,下降10.6%;商品房销售建筑面积326.40万平方米,增长11.4%;商品房销售额118.99亿元,增长39.7%。
表5 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
单位:亿元
行 业 |
投资额 |
比上年增长% |
总 计 |
1006.54 |
39.4 |
农、林、牧、渔业 |
9.43 |
59.1 |
工业 |
728.87 |
40.2 |
采矿业 |
13.89 |
38.2 |
制造业 |
675.45 |
44.4 |
其中: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|
73.24 |
25.2 |
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|
79.56 |
19.1 |
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|
22.50 |
40.7 |
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|
66.03 |
88.1 |
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|
122.85 |
47.7 |
通信设备、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|
30.45 |
64.8 |
电力、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|
39.53 |
-6.1 |
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 |
57.07 |
106.3 |
批发和零售业 |
12.68 |
112.6 |
住宿和餐饮业 |
17.59 |
99.5 |
金融业 |
0.08 |
-80.8 |
房地产业 |
62.48 |
9.0 |
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|
1.95 |
-12.5 |
水利、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|
82.71 |
21.2 |
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|
1.31 |
1223.2 |
教育 |
3.64 |
48.0 |
卫生、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|
3.07 |
-43.2 |
文化、体育和娱乐业 |
10.23 |
119.5 |
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|
14.44 |
11.2 |
五、国内贸易
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9.74亿元,比上年增长18.1%。其中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6.86亿元,增长19.2%;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.88亿元,增长16.7%。住宿业和餐饮业快速增长。住宿业实现零售额5.15亿元,增长25.0%;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6.50亿元,增长22.2%。此外,批发业增长15.6%,零售业17.9%。
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,汽车类实现零售额13.19亿元,比上年增长35.6%;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4.53亿元,增长28.3%;食品、饮料、烟酒类16.39亿元,增长56.0%;石油及制品类37.76亿元,增长48.3%;金银珠宝类0.93亿元,增长64.8%;服装、鞋帽、针纺织品类14.33亿元,增长197.5%。
六、对外经济
全年进出口总额37.86亿美元,比上年增长108.6%。其中出口26.26亿美元,增长116.6%。
全年实际利用外资达7.73亿美元,增长16.1%。引进省外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资金307.11亿元,增长53.5%。
七、交通、邮电和旅游
全年旅客运输量11329万人,增长7.7%,其中,公路旅客运输量10608万人,增长7.2%;铁路旅客运输量673万人,增长17.0%。货物运输量10828万吨,比上年增长11.1%,其中,公路货物运输量8431万吨,增长9.8%;铁路货物运输量1110万吨,增长27.4%。
表6 2011年交通运输业
指 标 |
单位 |
绝对数 |
比上年增长% |
旅客运输量 |
万人 |
11329 |
7.7 |
铁路 |
万人 |
673 |
17.0 |
公路 |
万人 |
10608 |
7.2 |
水运 |
万人 |
39 |
-4.9 |
旅客周转量 |
亿人公里 |
72.10 |
4.9 |
铁路 |
亿人公里 |
29.48 |
2.6 |
公路 |
亿人公里 |
41.83 |
6.7 |
水运 |
亿人公里 |
0.04 |
-43.1 |
货物运输量 |
万吨 |
10828 |
11.1 |
铁路 |
万吨 |
1110 |
27.4 |
公路 |
万吨 |
8431 |
9.8 |
水运 |
万吨 |
1141 |
8.3 |
货物周转量 |
亿吨公里 |
305.38 |
11.0 |
铁路 |
亿吨公里 |
35.61 |
16.3 |
公路 |
亿吨公里 |
163.52 |
2.0 |
水运 |
亿吨公里 |
106.19 |
26.0 |
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1.84亿元,下降14.2%。年末城市电话用户51.05万户,下降4.9%;农村电话用户32万户,下降1.4%;移动电话用户307.85万户,增长15.8%。互联网用户达37.73万户,增长22.1%。
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为2868.76万人次,增长45.0%。其中境外游客27.66万人次,增长10.4%;国内游客2841.1万人次,增长45.5%。全年旅游总收入为205.68亿元,增长43.9%;其中外汇收入10500.21万美元,增长16.1%。
八、金融和保险业
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248.58亿元,比年初增加165.48亿元,其中单位存款余额543.35亿元,比年初增加67.22亿元;个人储蓄存款余额680.15亿元,比年初增加99.79亿元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79.05亿元,比年初增加146.28亿元,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332.81亿元,比年初增加79.90亿元;中长期贷款为436.57亿元,比年初增加75.28亿元。
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23.21亿元,增长5.0%。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7.87亿元,增长25.3%;人寿保险保费收入15.34亿元,下降3.1%。赔款支出5.51亿元,增长7.0%。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3.18亿元,增长14.8%;寿险赔款支出2.33亿元,减少2.5%。
九、教育和科学技术
全市共有普通高校7所,当年招生2.7万人,在校生8.5万人。各类中等、职业学校39所,在校生4.93万人。普通中学306所,在校生29.84万人,其中高中在校生9.49万人,初中在校生20.35万人。普通小学1236所,在校生45.47万人。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9.8%,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%。成人高等专业学校招生0.5万人,在校生1.6万人。
表7 2011年各类学校招生和在校生情况
单位:万人
指 标 |
招生数 |
在校生数 |
毕业生数 |
普通高校 |
2.7 |
8.5 |
2.54 |
成人高校 |
0.5 |
1.6 |
0.22 |
中等职业学校 |
0.71 |
1.88 |
0.64 |
普通高中 |
3.77 |
9.49 |
2.89 |
普通初中 |
6.7 |
20.35 |
6.73 |
普通小学 |
8.93 |
45.47 |
6.29 |
全市县以上独立研究开发机构15个。全市共组织实施市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96项,其中国家级15项,省级107项,市级74项,市本级科技三项经费投入741万元,增长15%。全年受理专利申请732件,授权专利491件。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90.19亿元。
十、文化、卫生和体育
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,文化馆15个,公共图书馆14个,博物馆(纪念馆)16个。全市已建成千瓦中波发射台1座;千瓦调频发射台2座。全市广播电视台13个,有线电视用户60万户。广播人口覆盖率96.76%,电视人口覆盖率98.06%。
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787个(含诊所、卫生所、医务室371个),其中医院、卫生院263个,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6个,妇幼卫生机构14个。医院、卫生院床位13025张。全市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.88万人,其中医院、卫生院1.42万人,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81人,妇幼保健机构1222人。在医院、卫生院专业卫生技术人员中,有医师5204人,注册护士5977人。
年末共有青少年健身俱乐部36个,晨晚炼健身活动点343个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3个。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,全年参加健身活动人数达300万人次。全年在国际和国内的重大比赛中共获得1枚金牌、1枚银牌。
十一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
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11元,比上年增长13.6%;人均消费性支出11817元,增长9.2%。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777元,比上年增加1189元,增长21.3%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9452元,增长19.0%。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1.2平方米,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4.73平方米。
全市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.17万人,其中“4050”人员再就业0.46万人,“零就业”家庭实现动态清零,全年就业培训4.34万人;发放创业小额贷款6.32亿元,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6.95万人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72.1万人,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总量达到16.2亿元;向城区低收入家庭发放价格补贴200万元;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81万人。光明•微笑工程转入常态化管理,免费救治白血病患儿25人。全市新建廉租房12108套,公租房17229套,完成农村危房改造8364户。为13002户发放货币补贴,其中廉租房12267户,经济适用房735户。全年民生事业投入35.2亿元。
年末全市有各类社会福利机构床位1.87万张。国内公民办理收养登记79例,港、澳、台中国公民办理收养登记1例。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2860万元,接收社会捐赠466.8万元。
十二、资源、环境与安全生产
全年自产地表水资源量95.97亿立方米,比上年减少54.8%。人均拥有水资源量2015立方米。全年平均降水量1070.7毫米,比上年减少41.5%。2座大型水库年末蓄水量49.00亿立方米,比上年末减少3.74亿立方米。
全市市、县级环境监测站17个,环境监察部门17个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81天为优,282天为良,2天为轻微污染,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9.45%。
全市已批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个。已建成自然保护区9个,其中国家级2个、省级7个。
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284起,死亡131人,起数上升0.7%,死亡人数上升2.3%。其中,道路交通事故266起,死亡108人,起数下降1.1%,死亡人数下降1.8%;煤矿1起,死亡3人,起数与上年持平,死亡人数增加2人;非煤工矿及其它17起,死亡20人,起数上升35.3%,死亡人数上升15.0%。
注:
1、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。
2、生产总值、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,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。
3、从2011年开始,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起点标准从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。
4、从2011年开始,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起点标准从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,因此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绝对数与2010年不可比,但比上年增速是按可比口径计算的。与此同时,月度投资统计制度将统计范围从城镇扩大到城镇和农村企事业组织,并定义为“固定资产投资(不含农户)”。